在當今的東歐國家,絕大多數(shù)新娘都穿白色婚紗。輕柔帶褶邊的白紗裙,在 19 世紀 40 年代維多利亞女王領導時尚以來,已風行全歐并最終取代了以往傳統(tǒng)的新娘裝束。
傳家寶:
在斯洛文尼亞,結婚禮服作為一種好運的象征從母親傳給女兒。所以,一件婚裝可以傳很多代,而變得很舊。很明顯,你不能輕易開始這樣一種傳遞。但是,如果你的曾外婆沒想到這個主意,你也不妨開一次先河,即使你母親或外婆沒有一件你感興趣的長裙流傳下來,可能你的姨婆也會有的。如果你要買一件新的婚紗,千萬要注意得挑選一件能世代留傳的。
揭掉頭紗:
按照傳統(tǒng)的拉脫維亞婚禮,新娘到午夜時才換掉婚裝,這時她離開娘家就要變成一個少婦了。在她離開之前,她要揭掉頭紗把它交給一個未婚女子(通常是她的或她丈夫的最小的未結婚的妹妹)。
一旦新娘揭掉頭紗,她也就結束了她新娘的角色。之后,通常由一位女姓親屬給她一方特制的方巾或帽子戴在頭上以表示她不再是新娘而已為人妻。從這一點看,她們面紗的作用與美國的新娘花束大致相同。有些拉脫維亞的新娘甚至把面紗和鮮花扎成的花環(huán)一起戴在頭上。這一習俗已經淵源流長,起初這個花環(huán)是由新娘親手栽種的愛神木扎成的。按舊的傳統(tǒng),女孩子們從小就開始為了婚禮這一天而在她們的窗臺上培育這種花了。
撕婚紗:
在許多歐洲國家,新娘本身就被視為一種非常幸運的象征。在古時候,參加婚禮的客人們?yōu)榱四苷袋c好運回家,他們真的會從新娘的婚紗上撕下一條來,今天人們撕新娘的花束就是從這一習俗演變而來的,撕花束可要比撕破新娘的婚紗文明多了。
幸運鞋:
其他從新娘身上奪東西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當時新娘們象征性地被她們的新郎或者劫持或者購買去。比如,在克羅地亞的婚禮上,客人們會設法偷走新娘的鞋子,然后男儐相不得不掏錢把它從劫獲者那里買回來再還給新娘。
在塞爾維亞人的婚禮上曾經有這樣的習俗:新娘的準婆母要送給新娘一條由金幣串成的項鏈,現(xiàn)在這一禮物已被 " 長筒襪和一雙肥大的鞋子 " 取代了。也許這一禮物是用來提醒新娘:過了受眾目關注的這一天,她就不得不做一個操勞忙碌的妻子了。
華貴的頭冠:
羅馬尼亞、土耳其、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的傳統(tǒng)婚禮上都有戴頭冠的儀式,而這也是整個婚禮的高潮。頭冠的作用是象征上帝賦予婚禮上新婚夫婦的華貴和尊嚴。新郎和新娘被加冕為他們的領地(他們兩個人的家庭)里的國王和王后,在那里人們期待他們能以自己的智慧和誠摯持家安邦。
在羅馬尼亞的婚禮上,牧師把通常由金子和愛神木制成的花冠戴在新郎和新娘的頭上,并且在整個婚禮過程中,他要把新娘和新郎的頭冠互換三次以象征他們的結合。在格魯吉亞人的婚禮上,新婚夫婦的頭上還要戴頭紗和一個花環(huán)。按亞美尼亞的傳統(tǒng)在婚禮之后新郎和新娘的頭冠還要戴一周,這樣共持續(xù)八天。在典禮儀式上,牧師把新娘和新郎的頭相互撞擊(當然是輕輕地),然后用裝飾著金線的兩個花環(huán)為新婚夫婦加冕。
在俄羅斯東部哥薩克人的婚禮儀式上,男儐相和司儀有時要抬著沉重華美的頭冠在新娘和新郎頭上幾英寸處舉上好幾分鐘,直到牧師暗示他們把頭冠放在新娘和新郎的頭上為止。
頭上放的東西:
說到新人們頭上放的東西,俄羅斯的新娘們頭上放的簡直就是蛋糕。在俄羅斯傳統(tǒng)的三天婚禮當中,新娘們可以把各種各樣的東西堆在頭上,比如頭紗,鍍金或鍍銀的頭冠,緞子或塔夫綢的碎片,在婚禮前夜的宴會上,人們還會把銀片、大麥、燕麥都一起攪和在新娘和新郎頭上。在婚禮舉行的那一天,牧師先高高托起新人的頭和他們保護神的雕像,然后把蕓香和苦艾做成的花環(huán)戴在新郎和新娘頭上,再之后,他把啤酒花灑在新娘頭上作為提高其生殖力的象征,同時他招呼參加婚禮的女客們走上前把亞麻籽和大麻籽灑到新娘和新郎的頭上祝福興旺富足;槎Y就這樣結束了。
|